血药浓度分析仪可以用于药物测定,抗癫痫药物定量测定、抗精神病药物定量测定、抗肿瘤类药物定量测定、高精度维生素定量测定等。能根据药动学原理,采用现代分析手段,实现临床用药,对血液和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进行测定,取得有关参数,可为患者制定个体化、合理化、科学化的方案,为探寻疾病根本原因及提供科学依据。也是基因多态性、生理因素、病理因素等研究中*的技术手段。
具有恒流泵核心单元,高压恒流泵技术,可提高系统性能、稳定性和耐用性。自动进样单元,采用了计量泵自动抽取、高压进样、流动相过针、进样针、内外壁自动清洗的自动进样电脑全控制技术。恒流泵冲程任意可调,去掉了梯度混合器,使体积降到了较小程度,提高设备的重复性指标及检测速度。
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虽然是多种多样的,总结起来有药物方面的因素,以及机体方面的因素(即影响血药浓度的个体差异),现分述于下:
(一) 生物利用度 这是属于生物药剂学的范畴。以往对同一药物的不同制剂,若测定药物含量相同,就认为临床效果也会相同。然而实践证明,化学上等价并不等于生物学上的等效。不同药物制剂作用上的某些差异,可能是由于从给药部位、吸收的药量与吸收速率上有差别,即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不同。
(二) 年龄 婴儿出生后八周内,由于微粒体酶的活力不够,氧化药物很慢,形成葡萄糖醛酸化物的容量也小,另外排泄机能也不*。如青霉素的排出主要是靠肾小球的滤过,及主动排泻两个过程,而婴儿越小,这两个机能越不健全,因此排出越慢。
(三)性别 根据临床上的观察,一般认为,女性对药物比男性敏感。在老鼠身上作试验,雄的对药物的排泄比雌的要快。
(四)肥胖 脂肪组织约占整个人体的20%左右,因此对脂肪组织内药物的分布不可忽视,它会影响药物在其他组织内的分布。脂肪组织内缺乏血管,血流量仅为0.9-4.3ml/100g组织/分钟,在所有脏器及组织中为比较低的,故药物向脂肪组织分布及达到平衡一般是缓慢的。脂溶药物在脂肪内溶解多而积蓄相当量,作用时间可以延长,如安替匹林在肥胖者的t0.5,比正常人长得多,故肥胖者长期服用安替匹林时容易中毒。总之,脂溶药物肥胖者长期服用时,要注意因t0.5的延长而延长药效或引起中毒。
也有些药物,如庆大霉素及狄高辛等不溶于脂肪,肥胖者使用这类药物时,不能按体重计算剂量,不然剂量会偏高,如果要按体重计算剂量,则应除去过多的脂肪,应用理想体重。
(五)肾功能损害 肾功能以肌酐清除率(Clcr)表示,Clcr的变化会引起K的变化,如果药物的消除主要由肾脏排泄,则K值可以根据Clcr的值来求。肾功能衰竭的病人,血透时会严重地影响药物的t0.5,例如头孢立新的t0.5,在无尿病人为31小时,血透时仅为6.3小时,羧苄青霉素血透时为4.3小时,血透停止时为14.6小时。因此,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应酌减剂量,但在血透后应补加剂量,如羟苄青霉素,每血透6小时。因此,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应酌减剂量,但在血透后应补加剂量,如羧苄青霉素,每血透6小时应补给0.75-1.5g。
有些代谢为主的药物,当肾功能损害时,其不好反应的发生远高于肾功能正常时,原因之一是有些有药理活性的代谢物,因为不能从肾排出而积蓄,增加药物的毒性。如奎尼丁就是一例,它只有17%以原形从肾排出,t.05为7.2小时,即使肾功能不好时t0.5仍为6.6小时。但临床已经证明,肾功能不好时,使用奎尼丁常常容易发生毒性反应。
(六)肝功能疾患 肝功能不好时,会引起药物K值的改变,例如患肝炎时,某些药物的t0.5延长,也有的缩短。
肝炎病人有时因为血清中白蛋白的浓度降低,降低了药物与蛋白结合率,以致血药浓度升高。
(七)心脏疾患 心肌梗塞及充血性心衰的病人,其血液动力学都会发生改变,使某些部位或脏器内血流减少,而影响某些药物的消除。如慢心律及心得安等主要在肝脏内消除的药物,当肝脏内血流减少时,其V及K都会发生改变,而使血药浓度升高。又如哌唑嗪(Prazosin)是一个新的治疗充血性心衰的药物,有扩张血管的作用,在充血性心衰病人及正常人身上测得t0.5差别很大。